《氣候賭場》:全球變暖使地球處于危險
有關全球變暖的討論向來層出不窮。樂觀主義者簡稱,在過去百年來,全球溫度只上升了1%,對人類沒有造成負面影響。而悲觀主義者認為,全球變暖將是人類社會在50萬年來面臨的最大危機。
氣候問題正日漸成為全球聚焦的熱點。今年9月,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將在紐約召開,屆時,將有上百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聯合國大會,并開展近150場與氣候變化議題相關的活動。
在氣候這個賭場里,真相究竟是怎樣的?近日,在當代著名經濟學家、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·諾德豪斯(William D. Nordhaus)的代表作《氣候賭場》中系統分析了這個問題。
《氣候賭場》封面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
《氣候賭場》是諾德豪斯氣候變化經濟學的集大成之作,原版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,出版后受到世界各國學術界和讀者的廣泛歡迎和高度好評,哈佛大學原校長、并曾擔任過美國政府財政部長的勞倫斯·薩默斯評論說:“在氣候變化政策方面,諾德豪斯是全世界思路最清晰、最有學識,同時也是最嚴謹的思想家之一。
經濟學作為一門人文社會學科,其切入氣候變化議題的原因在哪里呢?諾德豪斯給出了兩點理由:一方面,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,必須經由經濟系統才可起作用;另一方面,氣候變化也會對經濟系統的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出發(fā)生影響,比如干旱導致糧食歉收。還有一個更深層的理由,那就是自然學科在做預測時,往往使用簡單的外推法,比如把二氧化碳排放量與GDP相掛鉤。
威廉·諾德豪斯
這樣的處理方法忽略了微觀主體對經濟環(huán)境變化的適應能力。如果氣候變得干旱了,農場主可以不種植小麥,而改種對水分要求更少的玉米。類似地,如果政府出臺碳稅,企業(yè)可尋求替代能源,從而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的同時,GDP增速并不一定放慢。可見,固然自然學科在探索地球生態(tài)系統的規(guī)律上起著基礎性的作用,但是如果涉及到遏制氣候變暖的政策實踐,就繞不開經濟學。
在諾德豪斯的新作中,他梳理了四種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反對觀點,強有力地駁斥了“懷疑論”:首先是否認全球變暖的事實,根據諾德豪斯在書中提供的數據圖顯示,無論是冰川和冰蓋的融化、海洋熱含量、雨型、大氣溫度、海平面等數據,均顯示全球氣候溫度已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出現明顯的上升。
第二種論點是,氣候模型夸大了全球變暖的程度。許多科學家宣稱,現在得出的氣候變暖結論背后主要是錯誤的氣候模型計算導致的,實際上,真實的氣候變暖程度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而諾德豪斯認為,實際上,氣候變暖的模型只會弱化真實氣溫的上升趨勢,而非夸大,因為可以導致氣溫上升的不可計算因素遠超出已有的。
第三種論點或許是最奇怪的:“二氧化碳可能不會造成污染?!痹谶@種觀點中,二氧化碳并非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,而適量的二氧化碳濃度可能對人體有益。諾德豪斯表示,不管二氧化碳對人體的影響如何,根據現有對“污染”的定義,過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將造成顯著的空氣污染,也無法抵消它對空氣氣溫提升帶來的影響。
“最近,這一領域的一位領先學者,理查德?托爾開展了一項深入調查,發(fā)現尤其當增溫幅度大于2攝氏度時,會出現大范圍損害。令人關切的主要方面有海平面上升、高強度颶風、物種和生態(tài)系統的損失、海洋酸化以及對地球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威脅?!敝Z德豪斯表示,關于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的論點是巧辯之詞,既沒有得到美國法律上的支持,也沒有得到經濟理論或研究上的支持。
最后一種論點指出,全球變暖可能是有益的。而根據作者的數據研究顯示,如果推遲50年再對全球氣候進行保護,將導致最少達到6.5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。
“氣候不僅是科學問題、經濟學問題,更是一個政治問題。”諾德豪斯認為。氣候變化的公共輿論很大狀態(tài)下反映了政治下的意識形態(tài),當強大的政治力量與經濟力量破壞主流科學時,這種分歧就會擴大,并成為一道深淵?!叭蜃兣那闆r只是理解自然的努力被人性的固執(zhí)所破壞的許多歷史案例之一。”
在碳減排的機制設計上,諾德豪斯也表達了自己的主張。常見的碳減排手段有三種:行政管制、數量許可證及相應的交易市場、以碳稅為代表的價格機制。因行政管制容易引發(fā)效率損失,所以一般都不被推薦。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采用的是第二種方式。
諾德豪斯認為,像京都議定書那樣的數量控制型框架,避免不了效率欠缺的問題,要達到有效率的結果,還是需要借助價格機制。不過,采用碳稅的方案也會帶來不少問題。比如,不同國家的碳稅水平是否應相同?若要求相同,則發(fā)展中國家難以接受;若允許有差異,則差異為多少,差異的動態(tài)調整怎么進行,這些在政治上都很難達成一致。這一方面的爭執(zhí)還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