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玫瑰香飄博格達》:愛在天山南北的玫瑰芬芳中
“人生不相見,動如參與商?!鄙锌偸浅錆M別離,乖蹇的命運經常令有情人天各一方,彼此錯過而不能聚首。楊志軍中篇小說《玫瑰香飄博格達》講述的就是一個發(fā)生在天山南北的別離與尋找的故事。故事由兩條脈絡交錯并進:一條脈絡是,新中國成立初期,丁蛋兒在酒泉加入西進騾馬大隊,隨解放大軍進入新疆。為了營救被扣押的新疆民族軍向導,他和連長范義到國民黨軍隊中要人,卻差點被國民黨軍隊出賣給土匪。范義與向導逃脫,丁蛋兒則被塔拉斯等人救回部隊。另一條脈絡是,丁蛋兒的戀人蔥兒得不到丁蛋兒的來信,只身前往新疆尋找,她來到一個又一個團場,卻不知道丁蛋兒已經在副營長的建議下改名為丁大疆。為了生活,蔥兒一邊找人一邊加入團場的勞動,她曾在哈密開墾荒地,在呼圖壁種紅薯和洋蔥、在石河子種棉花、在伊寧種水稻……一路輾轉,歷經周折,幾次差點與丁蛋兒相遇,卻又遺憾地擦肩而過。與此同時,丁蛋兒也在邊勞動邊苦苦等待蔥兒。幾十年過去了,直到網絡時代來臨,塔拉斯的女兒愛蘇露上網搜索,才找到丁蛋兒,丁蛋兒和蔥兒這一對苦命戀人終于在暮年獲得團圓。
文學中的尋夫母題并不鮮見,從傳說中的孟姜女尋夫,到《琵琶記》中的趙五娘尋夫,凄美的愛情總是與千里追尋相伴。楊志軍寫的當代尋夫故事也是悲愴深沉而感人肺腑?!睹倒逑泔h博格達》的原型來自于1985年夏天,作家在新疆遇到的一位尋找丈夫的妻子,經過整整40年的醞釀,這位妻子和她的故事終化為作家筆下一段蕩氣回腸的浪漫傳奇。楊志軍在創(chuàng)作談中說,“我們百折不回的尋找其實并不是為了得到什么,而是為了回應那種存在于天地間的堅如磐石的等待”。百折不回的尋找是愛的表征,而小說中描寫的愛是復雜而多義的,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小愛,是個人對愛情的執(zhí)著和堅守,是丁蛋兒和蔥兒始終信仰愛情的矢志不渝和雙向奔赴。但另一方面又是大愛,是比個人情愛更為深刻的崇高之愛,是超越男女情感的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。后者體現在小說通過蔥兒對丁蛋兒的尋找,引出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數十年的發(fā)展和沿革,彰顯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保衛(wèi)邊疆、建設邊疆過程中發(fā)揮的重大作用。千千萬萬兵團人如蔥兒和丁蛋兒一樣,一手持劍,一手扶犁,將青春與熱血揮灑在新疆這片土地上,他們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建立起座座團場,把荒漠戈壁改造成瓜果飄香的綠洲。不計付出,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,獻了青春獻終身,便是兵團人胸中所懷的大愛,是他們回報國家和人民的神圣情懷,這種情懷一旦化為了小說的情感底色,便能激發(fā)以情動人的巨大力量。
小說《玫瑰香飄博格達》中,楊志軍巧妙地運用故事母題,以飽滿的基調、莊嚴的情感和細膩的筆觸,展現出一段綿延數十年的曠世絕戀;又自然地把愛情主題匯入時代大事件中去,讓一個深深植根于文化土壤的尋夫故事,與兵團建設事跡重疊相合,在這個時代煥發(fā)出全新的意義,極大地提升了小說的內涵與格局。小人物的悲歡,被放置于兵團人扎根新疆、建設新疆的壯闊畫卷之中。隨處可見的地方風物,印證兵團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熱情。女主人公匆忙的步履,串接起無數個火熱勞動的畫面;男主人公的英雄之舉,為一代又一代默默無聞的軍人群像塑形?!皭墼趶V袤里綿長,天山南北的玫瑰年年都在芬芳中被摘取,被敬獻,被擁有?!比松辰缭谟谝孕∥胰谌氪笪?,以小愛召喚大愛,小愛與大愛在《玫瑰香飄博格達》中彼此交融互現,共同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,正如天山南北玫瑰的芳馨,動人心魄,無遠弗屆。
(作者系文學編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