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杜立特行動為題材的非虛構(gòu)作品 《英雄山河—1942年的衢州之約》出版
《英雄山河—1942年的衢州之約》新書發(fā)布會日前在京舉行。周立文所著的這本書是一部以杜立特行動為題材的非虛構(gòu)作品,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。
杜立特行動是中美兩大同盟國聯(lián)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重大行動,它分為兩個階段——轟炸東京和降落中國。1942年4月18日,由杜立特中校率領(lǐng)的突襲隊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,對日本進行一次大轟炸,之后飛往中國降落。由于行動提前,且到達中國時遇到大面積降雨,加上信息溝通不及時,直接飛往中國大陸的15架B-25轟炸機在華東多地墜毀或迫降,包括杜立特在內(nèi)的75名飛行員,有64人被中國軍民救起并安全送往衢州等地,然后轉(zhuǎn)移至重慶、昆明等地。
關(guān)于杜立特行動,美國先后出版了數(shù)十種圖書,除《東京上空30秒》外,對中國軍民奮勇營救美國飛行員的故事均敘述不夠完整,且錯漏百出,主要是因為寫作者掌握的資料有限,以文學形式反映這一事件的作品更是罕見。為填補這一空白,周立文從2024年8月起,到飛機墜毀點和飛行員降落點進行田野調(diào)查,通過查閱檔案和閱讀國內(nèi)外著述,創(chuàng)作出了這部45萬字的非虛構(gòu)文學作品。
周立文說,他基本上離棄了宏大敘事,更多地選擇那些能夠凸顯人性光輝的故事,于細微處落筆,以情感打動人。同時遵循這樣的原則:絕不編造任何場景和情節(jié),絕不使用沒有來源的對話,絕不對人物形象行進拔高?!拔以噲D以另一種方式敘述故事,而不是臆造故事;我徹底拒絕了小說、戲劇筆法,希望能夠走上詩歌的道路?!?/p>
歷史學家、杜立特行動研究專家羅時平認為,這本書以浙贛皖閩軍民救援美國飛行員的真實歷史事件為脈絡(luò)進行文學重現(xiàn),生動地揭秘了被塵封的、用血與火鑄造的中美人民友誼故事,填補了杜立特救援行動的人民群眾視角的空白。
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潘劍凱說,從這本書出版策劃的最初階段,他們就確立了一條主線:必須讓書中的英雄精神與歷史情感得以完整而真實地呈現(xiàn)出來,“我們的策劃團隊斟酌每個內(nèi)容細節(jié),力求在史實的基礎(chǔ)上,恰到好處地進行文學加工。策劃過程中,我們秉持的是敬畏歷史、尊重事實的原則,確保每一段歷史的再現(xiàn)都貼近真實、觸動人心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