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《我的母親做保潔》:書寫平凡生命的堅韌與尊嚴
在當代文學現(xiàn)場,素人寫作者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掀起陣陣漣漪,以獨特的生命經(jīng)驗重塑文學的肌理。
2025-06-18
-
《轉動自己的今天和明天》:焊工的工具上覓詩意
《詩刊》第5期推出“新工業(yè)詩歌”專輯,其中就有溫馨的組詩《轉動自己的今天和明天》。
2025-06-18
-
《高糖》:品嘗奮斗和努力的“糖”
作家舊海棠的中篇小說《高糖》涉及的話題很龐雜,如家庭教育、親子關系、老年問題等。
2025-06-18
-
在時光褶皺中打撈文明微光——朱湘山《如是人間》
全球化與城市化浪潮席卷的當代文壇,文明記憶的碎片化危機催生了散文創(chuàng)作的新范式。
2025-06-16
-
《禁忌琥珀》:算法之中,凝視靈魂
當AI透過文學世界的罅隙,開始逐漸滲入作家靈魂,我們傾倒于其所具備的原始書寫張力,又恐懼于其對精神高地的侵占,它既像一個模仿者,又像一面鏡子,倒逼我們直視人類自身創(chuàng)造的底色。
2025-06-16
-
《金子》:自然也有孤獨時刻
孤獨感是人類情感的核心體驗,也是文學中反復探索的精神母題。
2025-06-16
-
《牡丹亭》之后,何以生活
程黧眉的新作《牡丹亭》以一個讀者耳熟能詳?shù)膽蛎麨闃祟},寫下一段引當下女性深思的故事。
2025-06-16
-
葉立文評舒輝波《聽見光》:文學的本真
因工作關注湖北兒童文學,舒輝波老師的創(chuàng)作令我印象尤為深刻。
2025-06-16
-
陳源斌《世事家?!罚杭议L里短話幸福 世事無常論人生
讀罷《世事家常》這部小說,感覺如品上佳陳釀,清冽醇厚,馥郁芬芳,底蘊深厚,回味無窮。
2025-06-16
-
播種時光的人們——讀李燕燕長篇報告文學《師范生》
翻開李燕燕的長篇報告文學《師范生》,一段被時代洪流沖刷的集體記憶撲面而來。
2025-06-16
-
激活歷史記憶的詩歌豐碑——讀小語“三線主題”長詩三部曲札記
貴州詩人小語的 “三線” 主題長詩三部曲《熱血》《逐夢》《飛天》由貴州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,以史詩般的筆觸全景式呈現(xiàn)了三線建設的歷史畫卷。
2025-06-16
-
黃傳會《火星,我們來了》:文學的“祝融號”
祝融,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火神——赤帝。
2025-06-16
-
彩色天空風景畫下飄浮的魂靈——蘇童《好天氣》讀札
壞作品永遠是一樣的;偉大的作品卻是千差萬別的……為了人物,為了故事,為了形而上學的省思和情欲的省思,以及為了某種帶反諷的處世哲學。
2025-06-15
-
《東山坳》:鄉(xiāng)村新貌與時代精神的共鳴
為鄉(xiāng)土新貌留下文學見證,已成為當代作家的自覺追求。
2025-06-15
-
破碎的替身——評周宏翔小說《角色》
如果用當下時興的流行語來概括,那么周宏翔的《角色》所講述的,可以說是一個有關“替身文學”或“白月光文學”的故事。
2025-06-15
-
《狂妄》:在經(jīng)典中拼接歷史回響
文本是對歷史的再現(xiàn)和對現(xiàn)實的反思。
2025-06-15
-
《團圓酒》:破譯地域文化的基因密碼
《團圓酒》以云夢澤澴河邊鄉(xiāng)村的人和事為敘事核心。
2025-06-15
-
《獵物》:虛擬世界是一片無處藏身的叢林
新經(jīng)驗如何轉化為小說素材,進而用敘述對其進行美學賦形,是青年小說家面臨的挑戰(zhàn)。
2025-06-15
-
當“世界青年”初涉中年世界
在去年一個會議場合與青年作家顧文艷見過面之后,我就一直好奇為何作者一方面在高校工作,是那種典型意義的“青椒”,另一方面卻又保持著某種略為夸張的松弛,眼神里常有逸出常規(guī)的能量。
2025-06-15
-
復調的美學——《國家名片C919》讀后
作家詹東新多年來的寫作著重圍繞著他的專業(yè)展開。
2025-06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