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陳銓對德國漢學界的“指點江山”
陳銓對德國漢學的關注是毋庸置疑的,他的博士論文《德國文學中的中國純文學》主要就是研究德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的關系,這就自然必須充分關注德國漢學的成績與不足,他自己顯然也是心高氣傲,對德國漢學頗有“指點江山”的豪情壯志,其批評挑剔,也確實不無道理。
2016-12-23
-
做一個強悍真實的詩人
“躺在嬰兒床里吮吸手指/一排嬰兒/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別/又沒長著海明威筆下貓的六指//然而/此刻他的夢境是墨的夢/是他來到這個世上沒有見過的墨//父母尤其不知他最喜愛的莫過于清晨洗完澡濕漉漉的躺在褥子上/平靜、平整的體現(xiàn)一方白色。
2016-12-19
-
為莎朗·奧茲辯護 她用身體為生活自白
莎朗·奧茲 1942年出生于舊金山,第一本書《撒旦說》(1980年)獲得首屆舊金山詩歌中心獎,第二部詩集《死人和活人》贏得國家圖書批評家獎,之后《父親》入圍英國T.S.艾略特獎,《未打掃的房間》入圍國家圖書獎和國家圖書批評家獎。
2016-12-15
-
金·斯坦利·羅賓遜:把想象寫得如新聞般真實
金·斯坦利·羅賓遜 美國當代科幻小說作家。
2016-12-15
-
曾艷兵:魏瑪·歌德·卡夫卡
歌德,1828年 卡夫卡,1906年 卡夫卡畫筆下的歌德故居——星邊園中屋 魏瑪歌德故居 魏瑪與歌德的關系舉世皆知:德國小城魏瑪因為歌德而馳名世界;歌德亦在魏瑪生活了將近六十年,魏瑪成就了歌德豐富的生活、卓越的創(chuàng)作,以及永久的名譽。
2016-12-13
-
村上春樹:“飛鳥”作家更善于銜拾日常
似乎很難再找到第二個像村上春樹這樣的當代作家了:作品被譯成50多種語言;幾乎每一本都是暢銷書;他甚至備受博彩公司青睞,連續(xù)多年領跑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……近40年創(chuàng)作生涯中,他究竟是如何編織故事的?日前,村上春樹歷時6年完成的最新自傳性作品《我的職業(yè)是小說家》由新經(jīng)典文化引進推出簡體中文版。
2016-12-13
-
大仲馬與伊夫堡
1855年的大仲馬。
2016-12-06
-
不妥協(xié)的審美家
“我知道自己像一個不妥協(xié)的審美家”,這句自白來自哈羅德·布魯姆的《劇作家與戲劇》。
2016-12-03
-
秘魯文學不是只有略薩,還有他……
如果說拉美文學是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,秘魯文學便是其中一畦香氣四溢的奇葩。
2016-12-01
-
洞見人性枷鎖的毛姆
今年文學出版市場上,去世50周年的毛姆是被爭搶的“富礦”。
2016-11-26
-
彼得·漢德克:我是我自己的囚徒,寫作把我解放出來
奧地利小說家、劇作家,當代德語文學最重要作家之一。
2016-11-18
-
村上春樹:人類應學會與“影子”共存
村上春樹在安徒生故居前 去年11月被宣布獲得2016年度安徒生文學獎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,近日現(xiàn)身丹麥奧登塞市領取該獎,同時發(fā)表演講《影子的意義》(The Meaning of Shadows),講述跨文化的故事意義與當下人類面對的共同難題。
2016-11-14
-
巴別爾的生活和創(chuàng)作:一個時代狂歡化色彩的文學記錄
伊薩克·巴別爾 巴別爾的生活和創(chuàng)作,無論姓氏還是生死,無論身份還是愛情,無論經(jīng)歷還是文字,都像是“未完成體”。
2016-11-09
-
西班牙國家詩歌獎得主梅斯特雷:詩歌就是反叛成規(guī)
采訪:陳默 翻譯:于施洋 校對:殷凌霄 胡安·卡洛斯·梅斯特雷在揚州個園 “我的家鄉(xiāng)不過泰晤士或者萊茵河/這兒沒人聽說過赫拉克利特/從前的家在雨里崩塌。
2016-11-07
-
哈利·克里夫頓:島嶼的詩歌漫游者
如同這個島嶼的許多前輩詩人、作家一樣,哈利·克里夫頓年輕時起就選擇離開愛爾蘭,去往常人難以抵達的世界角落。
2016-11-04
-
民謠與詩性:鮑勃·迪倫帶給中國同行的啟示
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最終花落民謠詩人鮑勃·迪倫身上,不少媒體用“爆冷門”“出人意料”“不可思議”等詞匯來形容一位歌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引起的震蕩。
2016-11-04
-
“連愛情也生銹的這個太空啊”
瑞典詩人馬丁松是197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,我們熟知他的一些杰出短章,比如“四季只是大海的一陣風,呼吸”,但對他長詩的閱讀卻有所欠缺。
2016-11-03
-
彼得·漢德克:我自認為是一個傳統(tǒng)的,古典的作家
彼得·漢德克在上海思南文學之家讀書會上與讀者交流 1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作家彼得·漢德克近日訪問中國,輾轉去了上海、烏鎮(zhèn)、北京。
2016-11-03
-
文學上的鮑勃·迪倫
鮑勃·迪倫(漫畫)(視覺中國/圖) 鮑勃·迪倫對民間文學史尤其是英美民歌歌詞傳統(tǒng)的挖掘、借鑒、發(fā)揮,充滿了經(jīng)典意義和啟發(fā)性,深具知識分子的自覺,大大開拓了詩歌的領土。
2016-11-02
-
驚情400年: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遠和近
▲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畫像。
2016-11-02